国足需稳定发展,需给相关人士警醒
在中国足球界,那些以单后腰名义反对某些教练采用菱形中场战术的人,无论他们的身份是退役名将还是现役国脚,无论是足球解说员、主播还是记者,他们的行为都暴露出对足球战术的片面理解。这些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资格和实力去担任一支球队的主教练,甚至就连助理教练的职位也难以胜任。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个群体却一直以批评国足主教练为乐,甚至对高洪波、朱广沪、戚务生等本土优秀教练以及伊万、里皮等资深职业教练进行无端指责。他们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大众对中国足球失望和愤怒情绪的发泄工具,通过不断批评主教练来迎合大家对国足输球、出局的情绪需求,从而获取大量关注和收益。
当国足遭遇失败时,这些人骂得更起劲,似乎从这种“骂声”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快感和收益。然而,这种现象真的正常吗?如果这些人真的拥有如此高超的足球见解和实力,为什么连一个中冠队的教练职位都难以获得呢?
英格兰著名球星贝克汉姆曾经指出,中国足球缺少的不仅仅是足球技术,更重要的是足球意识。的确,专业的足球技术可能只有专业球员才能掌握,但足球意识却涉及到每一个对足球有热情的人,包括广大的足球从业人员、媒体和球迷等。只有当大家对足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才能真正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
然而,在中国的足球圈内,每当国足遭遇失败时,除了主教练之外,似乎全国上下的人都突然变得懂球了。这种井底之蛙般的自以为是和坐井观天的态度令人担忧。虽然可以理解那些解说员、记者等职业人士需要专业知识和解说技巧,但连退役球员和名宿也这样盲目的评价,只能说明过去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受限于这种狭隘的理解与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继续引进外籍教练来帮助中国足球的发展吗?还是应该更多地反思和改变这种浮于表面的评价和指责,真正地去理解和提升中国足球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