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伊万忧虑,国足困境

来源: 24直播网

世预赛亚洲区第三阶段,即18强赛的C组第8轮比赛中,国足以0比2不敌澳大利亚队。赛后,主帅伊万再次表达了对部分现役国脚在联赛中出场时间不足的遗憾。他毫不避讳地点名批评了一些球员,包括杨泽翔、汪海健、李磊、张玉宁、徐皓阳、拜合拉木等人。

对于伊万的抱怨,有人认为他是在为两连败找借口,甩“锅”给其他因素。然而,这并不完全准确。虽然这些国脚在联赛中确实有久疏战阵的情况,但他们早在3月3日就已前往国家队报到,备战第一场客战沙特阿拉伯的比赛。即使从报到日算起,到比赛日也有长达17天的准备时间,正常来说足够伊万调配阵容和磨合队伍。因此,单纯怪罪俱乐部似乎并不合理。

然而,伊万的苦衷也确实存在。这些球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的竞技状态参差不齐,期间还有球员要兼顾亚冠等赛事,想要将他们调整到同一水准本非易事。而在长时间的集训背后,国家队又缺乏足够的热身赛机会。虽然3比1战胜科威特曾让人振奋,但B组的格局显示,科威特的整体表现并不强,与沙特、澳大利亚等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的热身赛难以起到模拟对手的作用,更无法真实反映球队在面对强队时的实际情况和技战术风格的实施效果。

在老国脚与记者的探讨中,也指出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与科威特队的热身赛意义有限,无法真实反映球队的实力和状态。事实上,国家队的队员在面对科威特时如猛虎下山,但一到面对沙特、澳大利亚等强队时,往往就处于下风。这表明了球队在面对不同对手时的适应能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

在两次与波波维奇的交锋中,伊万显然处于下风。然而,他也深感自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在5外援政策的大背景下,大批国脚在联赛中踢不上球,而国家队又缺乏足够的热身赛机会。长期的封闭集训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可能让国脚们回到俱乐部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体系。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国脚们在俱乐部踢不上球,然后被召入国家队进行长期集训,而长期集训又因为缺乏实战演练而效果不佳。再回到俱乐部时,他们又要面临适应新环境和体系的问题。因此,伊万在发布会上如此表态,并非仅仅是为了吐槽。在世预赛进入关键时刻,3月份的两场败仗已经给他发出了足够的警示。

令人遗憾的是,6月份的比赛前,中国队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长期集训。届时国家队能否约到合适的热身对手、那些“问题球员”能否在俱乐部踢上比赛等问题仍是一个未知数。此外,由于中超队没有征战亚冠的机会,国脚们对于洲际大赛的体验也将有所下降。

因此,面对6月的两场决战,我们只能希望国家队的人员配置更为齐整,伤员的回归、解禁的球员以及武磊等强力支援的到来都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审时度势地思考:在组织6月份的备战过程中,如何做到合理、科学、有序和规范?这不仅是伊万和国家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足球界需要深入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以上内容原载于体坛加app,并附有第910期《足球周刊》热销中的信息及图片摄影谢天等附加信息。《足球周刊》作为中国足球的权威杂志之一,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全面、最深入的足球报道和评论。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足球周刊》,共同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