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伊万战术难解,五攻守球员收缩防守
在3月21日国足与沙特的比赛中,我们见证了一场令人失望的比赛。国足在客场以0-1不敌对手,遭遇了对手的双杀。这一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媒体人赵震在社交媒体上对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安排提出了批评。
赵震在社交媒体发文中写道,去年赢得的两场比赛似乎让伊万从老糊涂变得像老神仙一样自信。然而,一旦面对沙特队,他又显得如老神经般捉襟见肘。特别是在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上,他采用了菱形中场布局,却不是申花队那种经典的两位8号位球员所构成的菱形,而是两位边前卫和一位前腰的组合。这种阵型让老球迷回想起了高丰文时代国家队的打法,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那时我们的国脚还未崭露头角。
通过观察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容,我们不难发现中场缺乏能够拿球组织的核心球员。两位边前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客串前腰的韦世豪也并非此道中人。唯一担任后腰的王上源在比赛中显得进攻时盯人不够准确,防守时则频繁跑出空位。
对于这样的阵容安排,其打法也变得相对简单。当球来到张玉宁脚下时,就是他的个人表演时间,他需要利用自身能力分球给插上的队友。一旦进攻不成,队员们就会就地反抢,希望获得前场反击的机会。然而,上半场中国队大部分时间都收缩在30米的区域内进行密集防守。如果坚持这样的打法,那么更合理的选择或许是让徐浩阳和李源一担任首发,他们都是中前场进攻型球员,可以在收缩防守的同时保持进攻的活力。
在换人方面,伊万的决策也显得混乱不堪。当蒋光太受伤下场时,中场两个换人选择中,拜合拉木的登场并无大错,但他应该替换的是张玉宁吗?此时比分仍然是0-0,应当全力防守伺机反击。没有速度的张玉宁在前场几乎毫无作用,而让拜合拉木一人顶在前面既可以加强逼抢又可以利用他的速度打反击。然而,对于曹永竞的换下并无异议,但为何不让塞尔吉尼奥上场呢?韦世豪打左边,谢文能回到右边,这样可以增强我们中场的传球能力。
然而比赛进程中,我们看到了拜合拉木在边前卫位置上带球被断,沙特队领先。此后伊万的换人策略似乎更偏向于守住0-1的败局,接连换上的是防守更好的球员如李源一和徐浩阳。当沙特队使用脑震荡条款我们多了一次换人机会时,伊万竟然让边后卫胡荷韬出场打边前卫。在比赛的最后阶段,由于中国队并未积极上去逼抢,沙特队甚至多次做出两人连续传球的调戏性动作。对于这种场面,我们不禁要问:斋月对沙特队真的有影响吗?还是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
总的来说,伊万仍然是他自己,两场比赛的胜利并未让他脱胎换骨。那么换个教练会更好吗?看看印尼的克鲁伊维特似乎不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看看沙特和澳大利亚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换教练的结果谁也说不准,但不换教练的结果却是明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