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超,国际足联急?

来源: 24直播网

作者 | 燕梳楼

当南京奥体中心被六万名热情的球迷挤满,四十度的高温下他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一场全民狂欢。场外,数以十万计未能购得门票的粉丝,则聚集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第二球场”,他们吃着小龙虾、喝着冰镇啤酒,与场内观众同步观赛。

这场南京与苏州之间的省会德比,不仅创下了苏超开办以来的最高现场观赛纪录,也刷新了中国业余足球赛的观众纪录,将中超远远甩在身后。网友戏谑地说,现在最急的应该是暗中观察的国际足联。他们或许在想: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能花钱的球迷,怎么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杯扩军计划成功呢?

近期国际足联为纪念2030年世界杯100周年,计划扩大参赛队伍至64支,其中亚洲赛区的名额将增加到12个。这显然不仅仅是国际足联对国足的青睐,更是看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一个省级联赛就能带动3亿的真金白银的消费,这样的蛋糕谁能不眼馋呢?

苏超的火爆起源于其草根性质,大家可以在网上随意调侃,轻松造梗。一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让苏超迅速出圈。短视频平台成为苏超话题的主要传播渠道,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突破200亿次。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江苏十三市的文化差异被转化为创意无限的网络狂欢。各城市账号开启了一场充满善意的“互怼”大战。而因为一个苏超联赛,本散沙一盘的江苏变成了十三盘散沙。十三个城市本来就谁也不服谁,一到球场上更是分外眼红。

苏超不仅在线上话题火爆,也带动了线下的消费增长。各大城市文旅因苏超而成为流量入口,直接带动了线上的消费预订。据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苏超的每一轮争霸都让江苏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爆发。

在球赛期间,各地的小龙虾与啤酒的消费也迎来了“流量狂欢”。赞助商们嗅到商机,纷纷争夺赞助席位,官方赞助价格水涨船高。而各大品牌也借赛事热度推广产品,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球迷来说,除了斗图玩梗,他们也期待真真切切的到手福利。各家商家也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球迷。在江苏人的观赛清单里,小龙虾成为了最佳伴侣。平台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一个月,全省小龙虾订单同比增长显著。

面对汹涌的消费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与地方政府、商圈紧密合作,将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实实在在的销售数字。与此同时,江苏十三市的均衡发展也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专家认为,“苏超”的成功核心在于 “情绪价值+地域文化”的双轮驱动。

随着苏超的风靡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效仿江苏模式。专家指出,“苏超”的背后是江苏独特的区域经济格局与文化底蕴在发挥作用。多元包容的文化、雄厚的经济基础、均衡的区域发展是“苏超”成功的三个关键支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苏超”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越来越多的居民表示会因“苏超”增加体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当盐城球迷的煎饼摊因“苏超”而生意火爆时,国际足联也在思考:给多少名额才能撬动这14亿人的市场呢?

如今足球在这里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新消费主义的体现。“苏超”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的成功,更是一种消费模式的成功。如何让流量成为留量?答案或许就在那些低票价撬动的3亿消费账单里。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此处添加作者提供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