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方周末:建业送陈永亮60万,裁判助力保级2018

来源: 24直播网

南方周末于7月14日发布了一篇名为《赌徒当掮客:判决书里的假球产业链》的文章,详细揭示了足球界腐败现象的严重性。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近期在足坛反腐行动中落马的官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原足协高层陈永亮。

陈永亮曾担任中国足协常务副秘书长兼国管部部长,于2023年1月被查处。随后,在2024年3月,他因受贿罪、行贿罪被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二十万元。这一判决情况充分暴露了足球产业中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章的深入报道中,揭示了足球比赛中隐秘的交易和利益关系。足协官员在晋级与保级的关键时刻,扮演着决定性角色,他们通过收受贿赂来影响比赛结果。这些官员常常利用裁判作为实现操控比赛的主要手段。

以2016年中超赛季为例,某足球俱乐部面临降级风险,便求助于时任中国足协原副主席于洪臣。于洪臣安排下属向五名中超联赛主裁判打招呼,成功帮助该俱乐部保级。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类似的操控行为在陈永亮的受贿案中也有所体现。

陈永亮的升迁与于洪臣有着直接关系。他为了谋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先后向于洪臣行贿60万元。于洪臣收钱后,便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为陈永亮铺平了升迁之路。

此外,俱乐部并非唯一行贿的对象。一些品牌商业公司也为了自身利益,向足协官员行贿。例如,耐克公司足球项目总监和猎勤体育负责人就曾为了俱乐部的前途,向陈永亮提供了巨额资金。

陈永亮的权力还渗透到了裁判评优、评先的环节。他调整了权力结构,使得自己能够操控这一流程,以维持与裁判的良好关系。他甚至会在关键比赛中安排与自己私交好的裁判,以操控比赛结果。赛后,他会根据情况给裁判送钱,以维持双方的利益关系。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的调查还发现,一些俱乐部会通过虚构业务合同、以奖金名义列支等方式套取资金,用来行贿足协官员和裁判。有的俱乐部甚至会扣留外援外教的个人所得税,用来购买“假球”,以换取球队的保级机会。

这一系列的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足球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广大球迷的利益。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无疑为足球界的反腐斗争敲响了警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彻底清除足球产业中的腐败现象,恢复比赛的公平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