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压制库明加,或错怪科尔
在勇士的舞台上,库明加的故事仿佛被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诠释。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当我们回望2025年的勇士,那依然是一个由库里和格林主导的球队。然而,在这支球队中,库明加却似乎成了球迷口中“最尴尬的存在”。他在三号位上没有曾经维金斯的防守和空间创造能力,而在四号位上又缺乏格林的协防和篮板意识。就连新秀穆迪都能与库里、格林、鲁尼无缝对接,而他却像个无法融入拼图的边角料。
然而,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勇士的体系和教练科尔的决策。当科尔被批评了四年“打压新人”后,我们或许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是不是勇士的体系本身就没有给库明加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首先,谈及库明加的“原罪”,勇士队一直以其独特的战术体系著称——库里围绕桩跑位接球三分,格林弧顶发牌指挥交通,维金斯则单防锁死对面的箭头人物。这套体系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即使是杜兰特这样的巨星也必须先学会当“无球终结点”才能融入其中。然而,对于库明加来说,他的骨子里流淌着“持球莽夫”的血液。他习惯于持球进攻,能顶着两人强突篮下;但不给他球时,他就似乎变得无所适从,只能站在底角充当一个静止的木桩。
在进攻端,他时常出现摊手要球、不顺则消极防守的情况,这种表现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队友们的积极性。记得他在一场对阵太阳的比赛中替补出场,砍下了34分,科尔赞扬他终于学会了利用掩护。然而,在随后的比赛中,他单打失误送出反击的机会又让球迷们的血压飙升。
再谈阵容兼容性,勇士巅峰期的死亡五小之所以无解,是因为五个人都能投能传能换防。而现在呢?库里的身边站着的是巴特勒、追梦、波杰、穆迪、希尔德等一系列球员,再加上一个站桩式的中锋。对于库明加而言,他试图挤进这个阵容,但无论是顶替巴特勒当3D球员还是顶替格林干脏活,他都显得力不从心。他的三分命中率始终停留在32%,没有明显的进步;在防守端,他还常常出现漏人的情况。
在2023年,勇士曾尝试让库明加与追梦和卢尼搭档,但结果却是每百回合失分更多。这使得科尔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要么为库明加腾出突破空间,要么让库里为他当诱饵。然而这样一来,勇士最擅长的传切体系便陷入了瘫痪状态。库里跑出空位却发现球仍在库明加手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勇士这些年能够夺冠的秘诀之一便是纪律性。而库明加在这方面显然有所欠缺。他眼里只有篮筐,缺乏团队配合的意识。即使他在某些比赛中能砍下高分,但记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给他空间他能飞天,没空间他就是无头苍蝇。”这话听起来是否觉得耳熟?当年怀斯曼也曾遭受过类似的批评。
区别在于怀斯曼是真正的能力不足而无法融入体系;而库明加则是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让他学维金斯当蓝领吧他想要顶薪合同;给他球权当核心吧他又没有东契奇的视野和控场能力。这使得科尔在战术布置上只能将他视为“战略武器”使用——对手上小阵容就放他冲框得分;遇到大中锋就按在板凳上以避免其受伤或犯规。
尽管科尔曾给过库明加机会让他伤愈复出后场均得到高分并调整首发阵容以适应他的冲击力;但随着巴特勒的加盟和球队连胜的节奏加快库明加再次被推到了“破坏化学反应”的风口浪尖上。这不能全怪他——因为球队中有像库里这样的持球核心和巴特勒这样的空间需求者还有追梦等需要特定战术布置的大牌球员而库明加除了充当“第四攻击点”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在这样的困境下库明加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或许是勇士队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毕竟一个球队的转型期总伴随着新旧交替的阵痛和选择而伊戈达拉当年能成为FMVP就是因为他愿意为水花兄弟做绿叶;杜兰特也是如此他在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