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篮】中国风采,熟悉与陌生共存

来源: 24直播网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董倡硕报道,

在亚洲杯开赛前,中国男篮正处于低谷之中。回溯至2019年世界杯,波尼特卡的关键抢断成为了那场令人心痛的失利中的焦点瞬间。在那场比赛中,中国男篮的失误数量众多,波尼特卡的抄截只是其中之一。全场比赛中,球队在罚球线上33投仅21中,罚球命中率仅为63.6%。而在三分线外,中国男篮25次出手仅命中7次,命中率不足三成。

我们不禁想象,如果球队能够减少失误,多进几个罚球,或者多命中一个三分球,历史的走向或许会不同。然而,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无法改变。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开启新的征程。值得欣慰的是,在2025年的亚洲杯上,中国男篮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回顾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世界赛场的表现,尽管拥有易建联、周琦、郭艾伦等优秀球员,但比赛内容往往显得粗糙。控制失误和提升投射效率是提升进攻效果的关键。今年夏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篮在这两方面的显著进步。

罚球在篮球场上是至关重要的得分手段,但在中国男篮的历史中,罚球一直是一个痛点。在过去的几届国际赛事中,中国男篮的罚球命中率一直不尽如人意。2019年世界杯倒数第一,2022年亚洲杯倒数第五,2023年世界杯倒数第七,罚球命中率常年在70%左右。然而,在本届亚洲杯上,中国男篮在罚球线上的表现有了飞跃般的进步,场均罚球命中率高达80.3%,位居赛事第一位。

除了罚球,中国男篮在失误控制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过去的三届重要赛事中,中国男篮场均失误次数较高。但在本届杯赛中,中国男篮场均仅会出现10次失误,这一数据同样是16支参赛球队中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球队的助攻数也保持在较高水平,6场比赛场均18.3次的助攻排在赛事中游。

随着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内线巨星的退役,中国男篮在世界赛场上的内线优势逐渐减弱。然而,在三分球方面,球队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随着世界篮球趋势的变迁,三分球的出手占比和命中率逐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本届亚洲杯上,中国男篮的三分球出手次数和命中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场均三分球出手次数提高到了26.2次,三分球命中率也达到了40.1%,位列赛事第一位。

球队的进攻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本届赛事,中国男篮的百回合得分高达128.8分,高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强队,位列赛事第一。这与球队在罚球、失误控制和三分球方面的进步密不可分。

展望未来,周琦、曾凡博等球员的回归将为中国男篮的内线与锋线轮换带来更多选择。郭士强教练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如进攻重心、球权分配和战术体系调整等。但无论如何调整,把握住罚球、控制好失误、多命中三分将是球队进攻的关键。这届亚洲杯只是中国男篮迈向新生的第一步,未来仍需克服许多困难。但至少,今年的这一步已经踏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