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开拓者选他而非乔丹?
开拓者在NBA历史选秀的舞台上,往往能够引人瞩目。尤其是在1984年的选秀大会上,他们手中的榜眼签更是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当时,关于他们究竟会选择谁,社会上流传着种种猜测和议论。
选秀的结果出炉了,开拓者选择了萨姆·鲍维。这一选择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同时期的伟大球员如迈克尔·乔丹、查尔斯·巴克利等人都还未被选中。那么,萨姆·鲍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球员,开拓者为什么会选择他而不是其他更为耀眼的球星呢?
追溯起来,开拓者及其火箭等队的眼中,当时最被看好的年轻人并非鲍维和后来的状元奥拉朱旺,而是帕特里克·尤因。尤因拥有当时被广泛追捧的厚实身板和强悍的低位进攻能力,被视为当时的状元人选。然而,尤因最终选择了退出选秀,重返大学,这使得选秀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在新秀赛季,鲍维的表现看似还不错,场均有10.0分、8.6个篮板和2.7次封盖。然而,与同届的其他球员相比,如奥拉朱旺和乔丹,他的表现显然逊色不少。尤其是与乔丹相比,乔丹新秀赛季就场均28.2分,并直接入选全明星和最佳二阵,这样的表现让人们对开拓者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然而,鲍维的伤病隐患和乔丹的强大实力都是当时选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鲍维的伤病历史让人们对他未来的发展持谨慎态度,而乔丹的全面性和得分能力则让人眼前一亮。在当时的选择环境下,开拓者或许更多地考虑了球队的战术体系和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基于单场比赛的表现或数据。
最终,开拓者选择了鲍维。虽然他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高度,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贡献。毕竟,每个球员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伤病、战术体系、球队氛围等。
回顾这次选秀,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选择都有其背后的考量和复杂性。无论是选择乔丹还是鲍维,都是基于当时的信息和判断做出的决策。而每个决策都有其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篮球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
总的来说,1984年的选秀大会是一个充满变数和迷雾的过程。每个球队的选择都充满了考量和风险。而球员们的未来发展更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篮球充满了魅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