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访杨瀚森:中美篮球差异,速度强度,CBA助NBA之旅
雷速体育7月25日讯 7月24日,从美国返回青岛的杨瀚森接受了《青岛日报》的专访,分享了他的篮球之路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期待。
回顾自己的篮球之路,杨瀚森表示:“小时候我其实不太喜欢打球,觉得训练时来回跑太累了,一度想放弃。真正的转折是在13岁那年参加正式比赛,那种‘我能帮助球队赢球’的满足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自此以后,篮球不再只是运动,更成为了他智慧的较量和创造的舞台。进入青岛青年队后,教练的信任让他明白了篮球的责任与使命。在不断的比赛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萌生了挑战更高水平联赛的想法。
在青岛男篮的两年,杨瀚森表示是收获巨大的两年。俱乐部和教练组为他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帮助他补上短板。比如,球队聘请外教仔细打磨他的脚步与篮下技术,教练组也针对他的体能、力量等短板实行针对性补强。同时,经过CBA联赛的历练,无论是场上的技战术、体能还是心态,他都有巨大的进步。
谈到NBA经历,杨瀚森表示:“我在美国的时候太想家了,尤其是青岛的一切美食。虽然文化碰撞有些新奇,比如一次误触火警的“大乌龙”,但总体感觉非常亲切。”试训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懂得了独立的重要性。
选秀夜对于杨瀚森来说是一个梦照进现实的过程。他表示:“当时确实非常惊喜和诧异。从观众席走上台的那一路,我感觉自己的腿一直在抖——20岁生日和进入NBA在同一天到来了。”进入NBA后,他感受到了中美篮球最核心的差异在于速度和强度。他明确了自己的提升计划,包括加强体能储备、增加力量和体重以适应更高强度的对抗,提升低位脚步和终结的稳定性,以及扩展投射范围。
对于被开拓者选中进入NBA的意义,杨瀚森表示:“这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肩负起了一种责任。中国篮球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这代人需要站出来。”他深知自己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弥补不足并优化自己的特点。他也将把在NBA学到的先进训练方法、康复理念、比赛理解带回来分享给国内的教练、队友和年轻球员。
对于未来,杨瀚森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激励更多有天赋、肯努力的年轻人敢于冲击NBA梦想。他也将保持专注、享受过程的态度面对每一次训练和比赛。最后他寄语国内热爱篮球的年轻人:“所谓差距并非不可逾越。要勇于尝试走出去,哪怕只是参加海外训练营。个人的成功只是起点,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提升才是最终目标。”同时也不要忘记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扛住压力他说:“每次训练累到想放弃时,想到国内凌晨守候直播的球迷,就觉得自己还能再多练一组。”
这样的杨瀚森无疑是众多篮球爱好者的榜样也是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追梦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